江蘇的“事實孤兒”之中,農村占比達九成以上,蘇北地區占比接近七成。應該說,絕大部分的“事實孤兒”集中在蘇北的農村地區。針對長期得不到監護人有效監護的“事實孤兒”,江蘇檢察機關通過支持起訴宣告其監護人失蹤,確認其孤兒身份,幫助其順利領到了救助金。
2019年5月29日上午,江蘇省人民檢察院、團省委聯合舉辦以關愛困境未成年人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。 江蘇檢察網 圖
5月29日,江蘇省檢察院與團省委聯合召開關愛困境未成年人新聞發布會。澎湃新聞(www.thepaepr.cn)在發布會現場獲悉了上述消息。
事實孤兒,是指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雖然沒有死亡或失蹤,但是事實上不能提供經濟支持和照料的兒童。
據江蘇團省委相關部門負責人稱,去年9月份,團省委在全省開展事實孤兒的情況調查,調查的年齡界定在6—16周歲,調查范圍主要是三類人,第一類是父母雙方服刑在押、被強制戒毒、患精神病,二級重殘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;第二類是父母一方死亡、失蹤或棄養,另一方患精神性疾病、正在服刑、被強制戒毒,二級以上重殘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,實際上未能履行撫養義務和監護職責;第三類是父母失蹤或棄養兩年以上,查找不到父母信息。
在這次調查中,江蘇團省委排摸出該省共有事實孤兒5097人,其中男孩2853人,占比56%。農村孩子4698人,占比92.2%,蘇北地區3547人,蘇北地區占比接近七成。
“從這些數據我們看到,絕大部分的事實孤兒集中在蘇北的農村地區,按照所處的三個類別,分別為318人、4049人、730人,統計下來一、二類占絕大部分,說明這是造成事實孤兒的主要原因。”江蘇團省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說。
針對上述情況,江蘇團省委除了加大對“事實孤兒”的結對幫扶、推廣相關的陪護活動之外,還與公安、檢察院、法院等加強配合,推動民政部門對符合條件的事實孤兒的身份進行認定,確保應保盡保。
對于檢察機關來說,其根據自身職能,主要通過支持起訴宣告失蹤,幫助“事實孤兒”確認孤兒身份,以便能在民政部門申領到救助金。
據江蘇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汪莉介紹,2016年以來,江蘇全省檢察機關已幫助16名事實孤兒提起相關訴訟。
譬如,江蘇泰興市檢察院發現結對幫扶的困境未成年人小遠,父親在他9個月的時候不幸離世,之后不久母親也離家出走,十余年從未履行過監護職責。為了幫助小遠解決生活困境,檢察機關依法支持小遠起訴,由法院判決宣告其母親失蹤,幫助小遠確認孤兒身份,成功領取每月1350元救助金。該案成為全國首例支持困境未成年人起訴宣告監護人失蹤案件。